老闆的黑心心態

有許多的中小企業主,在這幾年,其實是賺比以前大的....

為什麼不景氣還能賺得比以前大呢 ?


因為「鐵支幹」人力銀行 的蹶起


近年來台灣薪資成長最大的元凶,
除了全球化競爭 人材替代性流動,大陸磁吸效應,等因素外

人力銀行和資方串成一線,利用不景氣,要勞動者接受低薪高工時責任制,

動輒以 如果大家不賣命 公司倒了大家一起死 沒飯吃 之類的邏輯來洗腦

更重要的是 人力銀行有媒體的優勢

在廣播節目 電視節目 各大商業雜誌 報章 不停散播

諸如 : "日本人以公司為家的武士精神,讓日本興盛,值得求職者效法"

"想當千萬經理人,先以公司為家 !"

"黑手工廠的掘起,全賴員工與主帥一同將士用命"

"責任制以成為全球化潮流,優秀的你不可落於人後"


這些標題都可以簡化成一個簡單的結論 : 你要拼命加班,但沒有錢 !!

"日本人以公司為家的武士精神,讓日本興盛,值得求職者效法"

這個標題的背後,沒有講到日本大公司是終生雇用制,福利保障健全,
完全在不同的立足點上比較....


"想當千萬經理人,先以公司為家 !"

所以比爾蓋茲年輕時以公司為家過 ???
所以索羅斯巴肥特天天住公司 ???


"黑手工廠的掘起,全賴員工與主帥一同將士用命"
所以最後主帥分到巨額利潤,員工沒股份沒加班費 ? 爽到你甘苦到我 ?
"責任制以成為全球化潮流,優秀的你不可落於人後"
這個更好笑了,北歐那些強國的責任制,
是指:"工作完成可以先下班,作不完繼續作"

臺灣的責任制可以先作完先下班嗎 ?

臺灣的責任制應該正名為 : 加班沒錢制 才合乎他的本意


然後如果你反抗美其名為"責任制"的"加班沒錢制"

就會被污名化為中共同路人...喔不對講錯了,是污名化為 "草莓族"

相對於我爸那個時代 " 台灣夢 " 在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已經漸漸失去了 "台灣夢" 的成功機會...


什麼是臺灣夢 ?

相對於American Dream,我來舉我爸當個例子...
我爸出身貧寒,弱冠之年,還只是一個建商跑腿的小工人...

平時就努力工作掙錢,但絕對不可能有那種要加班但沒加班費這種事發生

所以只有真的很忙的時候才會加班 (加班資方要付錢,所以不會沒事叫你亂加班)

所以大家下班後,比較上進的人,就有往上爬的機會...


像我爸就一路往上爬,念夜校,後來插大,最後考照上了就去當建築師

然後因為他又當過工頭,又有學歷,最後業界就愛不嗜手


這就是 "臺灣夢"

只要你肯努力肯拼,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哪怕你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工人

,只要下了班有時間可以進修,你就可以讓自己有成功的機會 !


但是呢
但是現在的資方串聯好人力銀行,用責任制讓你沒有下班時間進修,而且"沒有加班費"!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你的"機會成本"不只等於零,根本就是負的 !


因為你沒有錢,你的生活品質得不到改善;

但你也沒有時間,你沒有機會進修、你沒有機會在下班後建立自己的事業;

你沒有錢,也沒有時間,你什麼都沒有,就是nothing啦 !


更可悲的是,你若不接受這一切 " 加班沒錢制 " ,你就是爛草莓,沒前途,沒搞頭 !


試想,你什麼都沒有,會有未來嗎 ?

你沒有未來,但你的老闆和公司就會有大好未來 XD

在媒體大似宣揚不景氣 與其說宣揚 倒不如說是變相恐嚇你對岸勞工很便宜 之下

老闆順勢哭窮說公司經營困難,你不"加班沒錢制",公司就要倒了...
於是乎你的加班成本變成他的"利潤",所以他白天可以少請幾個人,

反正你白天跟晚上都會工作,一個人抵兩個人用,所以他賺更大了,

但你加班,你的錢沒變多,更慘的是你的技能跟智識沒得進修,

而慢慢跟不上新生代,最後你老了沒競爭力,

更難轉換跑道,然後原公司就更剝削你,甚至火掉你...



我身邊的老闆們,常常跟我說,花小錢上人力銀行刊廣告,真的很不錯...

最近這幾年來,卻造就了他們的業績其實跟以前都差不多,但卻因為媒體的影響,

讓他們"分到更多",因此"口袋更滿"....

所以貧窮人越窮越忙,富有的人越富有越閒...

家庭教育誤區,嬌縱了孩子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無疑比過去多得多,
也比前輩們更講民主,但總的來說,孩子卻比過去嬌縱、難管了。
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
但父母並未及時調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種育兒書刊充斥市場,
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來似是而非。
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個個新誤區便出現了。


誤區1:孩子應該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


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
力力的媽媽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每次吃蝦她都是把蝦剝給兒子吃,
自己從來不吃,當她有一次隨意地把一個蝦仁塞進自己嘴裡時,
沒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臉,又哭又鬧,還逼著她吐出來!
很顯然,像力力這樣自我中心的孩子將來是很難融入社會的。


事實上,一個家庭中最為緊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經營。
不妨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
你雖然沒有得到最愛,但你同時擁有雙份愛。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下班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
結果你會發現,以前越關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難纏,
現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對了,他反而變得禮貌和獨立。
不要給孩子他是家裡的特權階層的印象。
好東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懂得關愛別人。


誤區2:現在的孩子都很幸福
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體驗快樂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
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據調查,在三種情況下孩子最不開心:
一是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很驚恐,不知所措,
又擔心自己沒人要。
二是沒人玩時。特別是喬遷新居後,父母給孩子很多限制,
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
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到最後,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
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著哄著學畫畫、彈琴、上各種興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兒童期的合理需要,
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那麼即使錦衣玉食、玩具豐富,
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
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讓孩子過孩子的生活。


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
父母應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
肯定、鼓勵他表達情緒,幫助他調整情緒。


誤區3:吃飯穿衣不要緊,大了自然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很多父母帶養孩子偏重控制,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
吃飯追著餵直到跑不動,結果是長大以後生存適應能力差,
中學生父母鋪床墊褥、大學生父母全職陪讀大有人在。

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實踐機會。
其實像穿脫衣服、洗腳洗臉、
學具整理這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
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完美,父母從示範到手把手教到只動嘴不動手,
逐步放開,只要你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沒有培養不出的生活能力。
在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識的「懶」些,
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時候肯放手,長大了才放心。


誤區4: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拒絕會挫傷了他們的心靈。
其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們把自己嚮往的東西列一張表,
然後,在今後三年內可能滿足的願望上打勾,
其中打勾的能佔20%,我們多半就很滿足了。
而現實是多數孩子75%以上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許多父母善於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可是,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人往往不珍惜,
而且從中獲得的樂趣也了了,這一點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
更糟糕的是,孩子從中學會的是不勞而獲,
高消費不是靠努力與犧牲得來,而是靠抱怨、要挾、強求得來。


所以,父母應善於對孩子說不,要他學會克制與承受。
一項實驗表明,幼年時面對桌上精美的巧克力
能克制自己攫取慾望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要遠遠高於不能克制的孩子。

問題是很多父母缺乏臨場說不的處理技巧。
典型的過程是這樣的:上街前說好今天不買東西,
但到了街上,面對誘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後撒潑,
大人覺得很丟面子就屈服了,當然嘴上還是要惡狠狠地說,
下不為例否則就收拾你之類,顯然這種空洞的威脅永遠都不會兌現。
另有一對夫妻是這樣處理的:孩子撒嬌,夫妻倆一商量,
決定由媽媽出面說,你願意賴在這兒就待這兒,我們先回去了,
說完掉頭就走,孩子見勢不對,拔腿就追。
回去後吃完晚飯,父母鄭重地和孩子交談,
讓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為,並主動作出行為承諾。


誤區5:家務活父母做就行了
幸福指向——讓孩子承擔勞動的義務



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安排著承擔一定的家務,
但輪到自己做父母時幾乎沒人指望孩子能幫家裡做事。
調查顯示,各國兒童平均每日勞動時間分別是
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
日本0.4小時、中國0.2小時,
德國甚至將6歲以後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寫進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
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而家務活正是增強他們能力與自信的途徑。
比如3歲可以端板凳、遞用具,4~5歲可以疊衣服、理床鋪,
6歲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間,
10歲的孩子就該固定地承擔家裡的某項勞動了,
如收飯桌、倒垃圾。
總之,孩子是家庭成員,就應該讓他對家庭盡義務。


誤區6:板凳絆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板凳絆倒了孩子,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而不同的對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徵:
中國的家長是打板凳,安撫孩子,孩子學會的是推卸責任,
抱怨他人;美國的家長是「沒看見」,
不去干預,孩子學會的是爬起來走,獨立性強;
日本的家長是批評指責,孩子學會的是承擔責任,尋找原因。


其實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著擋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自己的責任讓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丟了,
不要急著給他買,讓他承受丟三落四的後果。
把小夥伴的東西弄壞了,不必掏錢給他賠,讓他自己出零花錢。
只有承受了他才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這遠比家長過後反覆嘮叨效果要好得多。


誤區7:完全講民主
幸福指向——民主要慎用

從前的家長容易簡單粗暴,而現在的家長容易太講民主。
父母作了一個決定,孩子尖叫為什麼,你解釋,
他再問為什麼,你再解釋。
其實他並不真的想尋求答案,而只是引誘你進行一場辯論,
而無論你表達得多麼清楚,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理由。


其實民主是為了瞭解孩子的想法,並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討價還價,甚至遷就退讓。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只要不帶歉意與威脅地說明,
「因為我是父母,所以做決定是我的責任」。
大人想成熟的意見應該要求他做而不是希望他做,
當你以懇求、交易、賄賂、威脅、講理的方式
去對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時,其實就是在鼓勵他不講理。


誤區8: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幸福指向——家教要求一致連貫


一般的家庭通常是:祖輩寬容父母嚴格,
爸爸性急媽媽心軟或者爸爸豁達媽媽較真,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有分歧,
於是就出現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放哨或者爸爸對孩子發火,
媽媽為孩子辯護。更有甚者媽媽重罰過後,
爸爸悄悄帶孩子去飯店美食以示慰勞。
長此以往,孩子產生投機心理,知道要吃找奶奶,
要玩找爸爸,要上街找媽媽,教育功效相互抵消。
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預先協商,達成一致,
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彼此都要主動維護對方的尊嚴。


還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是看心情,高興時孩子犯再大的錯也能原諒,
不高興時孩子一點小錯也能無限上綱,揪住不放;
或者一段時間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一段時間又事無鉅細、棍棒相加,弄得孩子不去關注教育的內容,
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長的情緒。
須知一暴十寒是不可能養成好的態度習慣的,
它需要親子雙方共同的意志努力。

大師養生系列

(一)孔子爲何能長壽
(二)藥王孫思邈養生四法則
(三)老子的養生觀
(四)蘇東坡的養生法
(五)陸游養生四法則
(六)武術大師吳圖南的養生法
(七)馬寅初教授的健身法
(八)文壇壽翁蘇局仙談養生


(一)孔子爲何能長壽

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比較艱苦的生活環境中,能夠活到70多歲的高齡,實屬古來稀。其長壽的原因,令人回味。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成,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裏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人們應該照不同時期的體質特點來養生,即年齡不同,生理、心理特點不一樣,養生方法就應有所區別。

青少年時由於發育不成熟,要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太頻;中年時,不要過度勞累,要注意勞逸結合,因爲體質將由盛轉衰;老年時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此時體質已虛弱,不要在竭力追求名利,因爲得到的往往是苦惱煩悶,甚至於是疾病。孔子是這麽說的,也是身體力行的。

他特別欣賞那種清心寡欲的精神狀態,如對顔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表示稱讚:“賢哉回也”。孔子最反對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狀態,提倡心胸坦蕩,剛毅堅強,他認爲有三種事最有害健康:驕傲自大、遊蕩忘返、飲食荒淫;並提出三種有益健康之事:調節行動、道人之善、交好朋友。

孔子喜歡音樂,在齊國聽到“韶”的音樂,“三月不知肉味”,借助音樂,陶冶精神。在陳國絕糧時,還是“弦歌不衰”,饑寒之中,也不愁楚。孔子的弟子們說:“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說,孔子在家閒居時,生活也有規律,精神總是舒暢的。

孔子酷愛體育,並認真鍛煉,所以身體很好。孔子被稱爲夫子,在人們的想象中,該是文弱迂腐的老書生模樣。而事實上,孔子體格魁梧高大。他喜歡釣魚和射箭,而且很有講究。此外,孔子對游泳、爬山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這在《論語》中也有反映。正因爲孔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所以儘管一生多次陷入困境,但都堅持了過來,特別是在陳、蔡之間,糧食斷絕,“七日不火食”,跟隨他的弟子們都餓倒爬不起來了,他卻“講頌弦歌不衰”,還在那裏一個勁地講書奏樂唱歌,像一點事也沒有,可當時他已是63歲的人了。

(二)藥王孫思邈養生四法則

孫思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曾多次拒絕唐太宗等所授爵位,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爲人療疾,採種中藥,著書立說。因此,被人們尊稱爲“藥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個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爲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他的養生理論有如下四點:

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爲情欲過度是罹患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 ”。並強調性醫學的重要性,認爲房事太過,不僅可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可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致使下一代先天不足。爲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 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 ,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爲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爲重要,從而把按摩、導引、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爲養生的重要內容。

既強調食養、又重視藥餌

他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身;不明藥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藥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主張飲食宜清淡,少吃葷、腥,忌食生、雜。他還力倡:“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爲少量多餐有益健康,同時,他把食用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作用的植物藥作爲養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重視環境居處

在住地方面,他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爲療養勝地,可見藥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淨,無風雨暑濕爲佳”。

總之,藥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不僅說到了,同時也做到了,實爲名符其實。

(三)老子的養生觀

衆所周知,老子是我國古代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但同時他也是中國養生學的始祖。因爲當今養生學的三條基本原則“保養精氣”、“順乎自然”、“氣功修煉”是與他的積極倡導密切相關的。

養精保氣

老子認爲,人的生命是由於男女交合的性活動産生的,而性活動的産生是本源於人體之精。精,是人體生活的本源。精足,則生命就強健;精衰,則生命就虛弱。那如何保精呢?就是老子提出的,並爲後世醫家和養生家所尊崇的恬澹虛無、少思寡欲的養生思想。

《老子》一書中大量的論述了這一重要思想,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即災禍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滿足的這樣的滿足,就永遠滿足了,這是後世知足常樂養生思想的來源。

順乎自然

老子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宇宙萬物的整體觀的系統觀來考察人體生命的生長之道,從而提出了“順乎自然”這一重要的養生觀點。老子認爲,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當效法地的柔和安靜;地當效法天的湛泊不動,生養萬物而無所取獲;天當效法道的清靜不言,陰行精氣,使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則效法它自己。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論,構成了老子的天道觀,這種天道觀是專講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的原理的,順乎這種變化,就能生長,這就是後世養生家順乎自然養生觀理論的來源。

氣功養生

老子非常重視氣功養生,爲後世丹道養生家所重視。道家所說呼吸吐納法,其源本於老子。此功法要求:閉口端坐,萬念息捐;兩目微開,稍見微明;後觀其明于玄關(丹田)一竅,此即所謂觀其竅也。然後行腹式呼吸,每次呼吸時間要長,呼吸間有停閉。常修此功,漸修真氣自動地推向經絡中去,達到氣貫全身的目的。靜柔功論,主要體現了老子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思想,後世氣功家和武術家據此創出好多種功法,如靜坐功、柔氣功、《易筋經》中的內壯功等。

老子所說的柔、弱、靜,並非消極狀態的表現,而是孕育著剛、強、動的積極力量的産生。是外柔內剛,外弱內強,外靜內動;是柔中有剛,弱中有強,靜中有動。這樣方能保持人體生生不息的柔和之氣,使生命永遠處於運動的狀態之中,這是使人體獲得健康長壽的根本。

(四)蘇東坡的養生法

衆人皆知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文豪,他的詩,或自然流利,或氣勢雄渾;他的詞,豪放傑出,氣象恢宏。

其實,蘇東坡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而且精通養生之道,他著有《上張安道養生訣論》、《續養生論》、《問養生》等。這就是儘管蘇東坡一生坎坷崎嶇,飽嘗艱辛,又爲何年過花甲之後,仍然精力旺盛,雙目炯炯有神的重要原因。

蘇東坡習慣用梳髪健身。“羽蟲貝月爭翩翻,我亦散發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人霜蓬根”,意思是: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在空曠的軒閣上站立,散開長髮頻頻梳理,直梳得頭腦十分清醒,筋骨也越來越有力氣。寒風露氣吹到白髮根上,精神抖擻,痛快淋漓。

茶,歷來爲文人名士所喜愛,對養生頗有研究的蘇東坡,對茶葉的作用也有不少獨到的見解,他在《茶論》中指出:“除煩去膩,世固不可無茶”。在牙膏、牙刷尚未問世的古代,他提出了食後用茶漱口的辦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將茶葉與口腔衛生聯繫在一起。

“擦腳”是蘇東坡又一重要的健身之法,他每天早晚盤腿坐在床上,雙目緊閉,用力按摩腳心, 左右腳各200次左右。科學研究證明,經常按摩腳掌和腳趾,對許多疾病,如貧血、關節炎、糖尿病、周期性偏頭痛、陽萎、經痛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蘇東坡對自己的飲食生活有嚴格的要求,曾給自己規定:“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一餐不超過一杯酒、一個肉菜),真正實踐了“飲食有節”的養生之道。

“達觀好動”是蘇東坡極力倡導的。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他多次遭貶,輾轉流離,還受誣入獄,幾被處死,但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中,他一直注意身體的鍛煉,保持了達觀開朗的情緒。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時候,他也不堪寂寞,或泛舟、或登山,盡情領略山川古迹風光,積極增強體魄,努力從苦悶中解脫,給開拓自己從內心到外在的開闊世界。

他在政事之餘,習射放鷹,從事打獵;他關心平民生活,興利除弊,在各地任上,盡力爲百姓做好事,“蘇堤”、“東坡肉”的命名就銘記了他的政績和人們對他的深情。


(五)陸游養生四法則

陸游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詩人,同時對養生頗有研究,其養生法則有四個方面:

注重飲食宜忌

他在《病起雜言》中說:“起居飲食每自省,常若嚴師畏友在我旁”,這是強調人們吃東西要知道節制,飲食適宜則養人,飲食太過會傷人;又如在《養生》中說:“衣巾視寒燠,飲食節飽饑”,這是主張饑飽適度。陸游食養的另一特色是好食粥,如在《食粥》中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嚴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說明藥粥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強調吐納、導引、按摩

吐納、導引、按摩是陸游常用的方法,如在《春晚》一詩中說:“老生要是常談爾,吐納餘閑即按摩”;“啄吞自笑如孤鶴,導引何妨效五禽”。經數十年寒暑不輟的苦練,陸游的功夫已達極高境界,“兩皆若有光,夜視如正晝”,意思是兩目炯炯有神,歷歷照物。

喜梳頭、勤洗腳

梳頭、洗腳,看起來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陸游把此與養生聯繫起來,每天必做。“覺來忽見天窗白,短髮蕭蕭起自梳”,其梳頭之勤,不同一般。時常梳頭意義何在?明代焦竑言:“冬至夜子時,梳頭一千兩百次,,以贊陽氣,經歲五臟流通,名爲神仙洗頭法”。而經常洗腳,亦大有好處,因腳部有六十多個穴位,又是足三陽經的起始點,故堅持睡前洗腳,有補腎強身之效。

重視情志調攝

陸游認爲,能否長壽的關鍵於是否善於重視情志調攝有關。陸游讀書忘憂,堪稱顔回第二。陸游就是從讀書中獲得心裏安慰而有益於健康的。他自稱“書癡”、“客來不怕笑書癡”、“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在得到安慰時,體內可産生一種結構與真嗎啡相近似的化學物質----“內生嗎啡”,從而對人體産生有益的調節作用。陸游又說:“治心無他法,要使百念空”,意思是要想不得情志病,必須不追求名利等個人的東西。他生性豁達,即使在窮困潦倒之際,亦浩歌不已。

陸游深明養生之理,並把這一道理應用於養生。種菜、掃地、釣魚、拂幾陸游樣樣都幹。有意思的是,陸游把吟詩也作爲養生的一種手段。自然療法的醫學專家認爲,吟詩不只是口腔運動,整個機體的多種器官都參與了活動。反覆吟詩可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達到相對平衡,增強一些有益的激素以及活性物質的分泌,而這些物質能把血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十分有益於身心健康。

(六)武術大師吳圖南的養生法

1987年,當人們拜訪104歲的吳圖南老先生時,發現他依然手不顫抖,思維敏捷,還能背整段古詩古文。要不是那飄飄美髯,別人很難相信他的真實年齡。

吳老是蒙古族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北京郁文大學講師,國立體育專科學校教授。小時候曾患黃疸肝炎,多方醫治無效,後經人指點,習武練功。吳老從9歲起練太極拳,此後90餘年從不間斷,持之以恒。1984年,到武漢參加“國際太極拳表演觀摩會”,他獲這次國際會議授予的金光閃閃的獎牌。他先後出版過《太極拳》、《太極刀》、《國術概論》、《太極劍》等著作,可謂名符其實的武術大師。

吳老認爲要健康長壽,就要積極主動、持之以恒的鍛煉。他每天早、晚堅持各練一次太極拳,並深深有體會地說:“練太極拳要做到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盡性在命,最後一切外物都不要,命才能活。如果有其他外物,就擾亂身心,就不能推遲衰老。”“我打太極拳打了90多年,嫺熟自如,可以掌握自己內臟各器官,哪兒不適,可以用鍛煉來調節”。因業餘武術的功底和成就,他被選爲全國武術運動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副主席。

吳老還潛心研究養生長壽術,並有不少獨到的見解,他曾頗有體會地說:“我研究長壽,不是爲長壽而長壽,而是爲了適應環境。適應環境這四個字看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人的身體是由小而壯,由壯而衰,由衰而老,由老而死的,這種自然規律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人們可以順應自然程式,把中間的過程拉長,推遲人的衰老”。

吳老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早、晚鍛煉兩次。吃完早點,外出散步,回來看書報材料,考慮工作,打電話;中午飯後睡覺,四點以後有人來就會客;晚上看電視,練完功後就睡覺。他非常喜歡喝茶,茶水日夜不斷,這也許是他長壽的另一個原因吧。茶能醒神、健腦、助消化,還能利尿,是身體健康所需。由於年輕時處戰爭年代,他的生活漂泊不定,時而南,時而北,因此沒吃過什麽好飯,吃的最多是玉米麵。玉米麵含豐富的蛋白質,能調中開胃、通便,對動脈硬化、高血壓、浮腫極有效,這恐怕也是吳老長壽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吧。

(七)馬寅初教授的健身法

“其知道者·······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是我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裏在談到人的壽限時,所講過的一句話。“天年”即天賦的年壽,人應該活到的歲數。而這個歲數是多少呢?古人認爲應該是100多歲。但此歲數,不是人人都活到的,前提必須是“知道者”。所謂知道者,即是知道養生之道也。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的名譽校長、“新人口論”的倡導者馬寅初教授由於養生得法,活過了百歲,成爲當代壽星教授的冠軍。

馬老從青年時期一直到晚年都堅持浴身鍛煉,在每天晚上就寢前總要洗浴一次,從未間斷。具體做法是:先用熱水洗,水熱的程度以身體能夠忍受爲限度,洗好後就在熱水中躺15分鐘,然後出浴,用毛巾將身體擦乾,這樣必定出一身大汗。過3、4分鐘,在進行冷水盆浴,用冷水澆,使體溫與冷水溫度相當。這種浴身鍛煉,馬老不僅在家裏做,還常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在杭州的浴場、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原蘇聯的黑海,都先後出現過他博水擊浪的身影。

除浴身鍛煉外,馬老一直非常喜愛登山活動。北京西郊的香山主峰,海拔557米,山勢陡峭,山路崎嶇,被人們稱爲“鬼見愁”,可70多歲的馬老初登“鬼見愁”卻健步如飛,呼吸均勻,中年的兒子還趕不上他。

在他將近八旬的一個金色秋天,他又一次以矯健的步伐登上了“鬼見愁”。年近90時,他雙腳近乎癱瘓,便拄著拐杖在庭院裏練習走步。 1972年馬老身患直腸癌,91歲時進行了手術治療,竟神話般的活了下來,成了世界上高齡手術成功的罕見人士。手術出院後,不能下地活動了,還坐著手推車在庭院裏繞圈活動。可見,馬老的一生,是生命不息、鍛煉不止的一生。他的動,不是盲目的,而是非常和諧地隨著他生命之鐘的節拍。

馬老非常注意營養,喜歡雜糧,從不偏食,不擇食。他食欲旺盛,消化力強,不飲酒、不吸煙、不喝茶,他經常性的飲料就是一杯冷開水。

馬老儘管有時身處逆境,歷經浩劫,但鐵骨錚錚,信念堅定,堅持真理。其思想上總是向前看,樂觀愉快,能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中奮進,終於事業樹豐碑,壽命超天年。


(八)文壇壽翁蘇局仙談養生

在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書法家蘇局仙老先生100歲時,上海書畫社舉辦了“蘇局仙書畫作品展覽”。蘇老的書法被譽爲人書俱老的佳作,蘇老先生不僅善於書法,而且擅長寫詩,一生共寫下一萬首詩,輯成《水石局雜綴》《蓼莪居詩集》多卷,不愧爲當今文壇老壽星。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蘇老推崇的格言。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懈的運動中度過的。習字、寫詩、鍛煉,這是蘇老每天必做的三件事。即使90歲後,他也上、下午各活動一次,漫步田間走三、四千步。1974年跌傷右足後,就在室內步行1200步。其餘時間就是讀書、寫字。練字時專心一致,運動手、腕、臂,舒筋活血,並配合呼吸,集一身之力於筆端,起到靜心養性的作用。蘇老把寫字當作是鍛煉,認爲是動、靜結和的好方法。

他說:“人的養生法只有動、靜兩個字,動則人所易解,靜則認爲是四肢休息,呆坐養神,實則百念叢生、無所謂靜。

真正靜,就是心神專一。如創造發明,勤學苦練時,思想集中,饑飽不知,寒暖不感,呼之莫應,擾之生怒。這可稱入‘靜’字境界”。蘇老的話一語道破天機,只有動靜適宜,剛柔相濟,才能延年益壽。著名中醫學家張介寅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事實上,我國古代的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結合,動爲健,靜爲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相輔相成。動而缺靜,形勞而不休,消耗則勞;靜而乏動,易凝結氣血,久即損壽。

只有動靜結合,才能相互促進,經血兩旺,神采奕奕。

自古以來,書法家都是長壽的。《老老恒言·消遣篇》說:“筆墨揮灑,最是樂事”。這說明常練書法,可使人精力充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蘇老說他的生活準則就是節制嗜欲,清茶淡飯,心情舒暢愉快,從不把富貴榮辱放在心上,胸中常養“一團春氣”,心裏像春天一樣生機勃勃、快快樂樂。在“文革”期間,他寫的六千首詩被誣爲“四舊”,而付之一炬,但他並爲心灰意冷,還能“他燒他的,我寫我的”,安之若素。蘇老說:“誰不想長壽?但最好的辦法,是首先將‘生死’二字抛於九霄雲外,以卸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像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那樣長壽,這就叫‘壽命不期而自長也’。”


(以上內容摘自《 當代養生文萃》張湖德教授主編)

台北的女人

■台北的女人分為三種:冰箱、熨斗、洗衣機。

追求她們像使用電器,一不小心就會遭到電擊。

■讓我們先認識冰箱。

她們雖然有令人跌倒的美麗,卻冷酷得讓我們不敢靠近。

像冷凍庫內的霜,她們白得令人緊張,
原因是小時候豔陽高照的體育課,她們都躲在教室內自習。
於是她們考上北一女,台大畢業後留學紐約或洛杉磯。

她們聽歌劇、看達利、吃yogurt、講話時習慣把聲音放低。
在滿街檳榔的台灣,她們用具有法文風味的名字,
Yvonne,Josephine,每個名字聽起來都像一種化妝品。

她們跟人約在只有英文名字的餐廳,
堅持只喝某種牌子的礦泉水,
沒有汽泡,有時會要她們的老命。
她們穿黑色、逛誠品、上健身房、看Discovery。

冰箱有嚴重的貴族情結。

她們自己也釣有顯赫的家世的凱子,
但美貌、學歷、高薪使她們眼高於頂。
要和她們講話,你必須是誰的兒子,或必須認識誰的兒子。

如果沒有家世,你必須任職於外商公司,公司還得有民生東路的地址。

開口之後,你得有滑溜的英語,知道investment banking是什麼東西。

如果你口齒不清,她們聽你講話會毫無表情,好像突然得了重聽。
如果你台灣國語,兩句後她就開始眼睛游移,對你說Excuse me。

■熨斗

冰箱的優點是表裏如一,熨斗則忽冷忽熱,外表完全無法判定。

熱情時,她把你的襯衫燒個大洞,
不來電的話,等了半天也沒有蒸氣。
她們不像電視,故障時有個訊號,
你大概知道出了什麼問題,打開就可以修理。

熨斗不高興時,只是沉默且堅硬地坐在一旁,
你想修都不知道該轉哪裏。

你在派對上遇見熨斗,她們看到你的名片,
總會誇張地驚呼:「喔,你也在XXX!你認不認識XXX?」

席間談話,她專注地看你,同時猛嚼咖哩雞,
你搞不清她對你是敷衍還是好奇,
你搞不清她點頭是對你還是對雞。

KTV中,她可以唱王菲也可以學阿雅,
你在一旁讚嘆之際,她會塞過麥克風來要你跟她合唱一曲。

「你為什麼都不唱歌?」那麼多人她只問你,
你覺得受到特殊待遇。

聚會結束後,你們交換電話號碼,她說:
「打電話給我,哪天我們去看電影。」
你真的打給她、留言,她卻不回電話。

一個月、兩個月,你再試,碰巧找到她。
「記得我嗎?」
「你是……」你提醒她你們認識的場合,
「喔,對不起,我現在在另一個電話上,我待會兒打給你好不好?」

這一待會兒又是三個月。

一晚,你在誠品喝咖啡,突然間有人用報紙打你的背。
你回頭,她極度可愛地說:「你怎麼都沒有打電話給我?」
你介紹她給你的朋友認識,她和大家交換電話,
臨走時又說:「打電話給我,哪天我們去看電影!」

■洗衣機

男人最想碰到的是洗衣機。
你一身世故污穢,她大方地接受你。

你不需用力,她就讓你的世界轉個不停。
隨著感情進展,洗衣機還會有各種不同的循環。
有時她稍微停一停,只為了準備下一次更激烈的運轉。

洗衣機很直接,不和你玩遊戲。
你打電話約她,她會坦白告訴你她有沒有興趣。
「對不起,我很忙。」或「沒問題,你要約在哪裏?」

如果她很忙,你可以確定她會一直忙下去,
不可能哪一天又變卦來找你;
如果有興趣,她會立刻告訴你她的生辰八字,甚至生理周期。

吃飯時,她喜歡無預警地用餐巾替你擦嘴,
你害羞地低頭,她會挑逗地在桌下踢你。

看電影時,她在情節緊張時握住你的手掌,
散場後走在街頭仍然不放。

上班時,她總是知道在你打瞌睡時打電話來,
故意裝你老闆的聲音。

睡覺前,她打電話來提醒你,第四台正在播的老片,
讓你回想起人生中與那些影片有關的美好回憶,
讓你覺得蒼蠅也有靈性,因成長而妥協的自己也曾有顆純真的心。

但是當衣服太多而夾在一起時,洗衣機也會暫停。
這時你打開蓋子,糾纏錯結的衣服一團濕。

你爬出洗衣機,像濕衣服一樣,未來三個月不斷滴水,
身上彷彿還聞得到像洗衣粉一樣的她的香氣。

你納悶著:
旋轉的激情,怎麼可能停止得這麼徹底?
濕淋淋的我,要到哪裏去尋找烘乾機?